简介
在人工合成纯碱之前,古代就发现某些海藻晾晒后,烧成的灰烬中含有碱类,用热水浸取、滤清后可得褐色碱液用于洗涤。大量的天然碱来自矿物,以地下埋藏或碱水湖为主。以沉积层存在的天然碱矿品位,分布甚广。早发明人工合成纯碱方法是18世纪末,法国路布兰用芒硝加石灰石和煤在高温下还原并进行碳酸化,得到以含Na2CO3为主的粗制品-黑灰,经过浸取、蒸发、精制、再结晶、烘干,获得纯度约为97%的重质纯碱。1年,比利时E.索尔维独自发明了并获得过专利。由于技术秘密保护一直未能大范围应用,20世纪20年代才从美国突破,尤其是的化工专家侯德榜于1932年出版了《纯碱制造》一书,将保密70年,索尔维法公布于世。侯德榜还与1939-1942创建了侯氏制碱法,并在 四川建立了中试车间。1952年在大连化工厂设立了联合制碱车间。日本旭硝子公司推出的NA法,实质上是联碱和氨碱的折中法。可随意调节纯碱与的比例。

物理性质
性状
碳酸常温下为白色无气味的粉末或颗粒。有吸水性,露置空气中逐渐吸收 1mol/L水分(约=15%)。其水合物有Na2CO3·H2O,Na2CO3·7H2O和Na2CO3·10H2O。
溶解性
碳酸易溶于水和。20℃时每一百克水能溶解20克碳酸,35.4℃时溶解度,100克水中可溶解49.7克碳酸,微溶于无水,难溶于。
溶液显碱性,能使变红。
化学性质
碳酸的水溶液呈强碱性(pH=11.6)且有一定的腐蚀性,能与酸发生复分解反应,也能与一些钙盐、钡盐发生复分解反应。含有结晶水的碳酸有3种:Na2CO3·H2O、Na2CO3·7H2O 和 Na2CO3·10H2O。

生产具有连续性,生产过程中添加的很多物质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危及纯碱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下面我们为大家介绍一下纯碱生产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的七大危害:
1、火灾:生产配套的电力系统,使用到的氨以及电器设备和机械设备都存在隐患。
2、触电伤害:这类伤害主要发生在电源配电装置和生产设施中的各种机泵的电动机,照明电器线路、电焊作业上。
3、机械伤害:生产装置中有很多起重设备、转动设备和高压设备,使用时都有可能因各种原因造成对员工的伤害。
4、高处坠落和落物打击。
5、腐蚀性危害:在纯碱生产过程中会用到几种酸碱,它们都是具有腐蚀性的,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6、中危害:生产中会设计到的有物质比较多,尤其是。
7、噪声、粉尘、灼伤等危害。
以上就是纯碱生产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的七大危害,希望工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注意自身安全。

近几年来,在国内纯碱产能严重过剩,供需关系严重畸形背景下,大型纯碱企业利用比利时、美国、日本等发达停止纯碱生产的机会,积极扩大海外市场出口,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市场压力,稳定了产品价格。比如,2014年纯碱经济联合体旗下国内7家重点企业,共计出口纯碱136.8万吨,占全国出口量的76.4%。其中,三友32.3万吨,海化26.8万吨,南化公司碱厂33万吨,三大传统骨干企业出口纯碱就接近100万吨,取得了较高的出口经营收益。
然而,尽管出口形势依然看好,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今年国内纯碱出口可望保持10%以上的增长,但随着国内纯碱产品的增加,在已经过分饱和与市场已被完全分割的条件下,为给增量纯碱寻求出路,国内更多纯碱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出口这道门,于是各路纯碱争先恐后地涌向码头。然而,国外市场容量有限,过量出口就给海外买家提供了压价选择的便利条件;而挤在出口独木桥上的纯碱企业为保持自己的产销平衡,竞相压价出货就成为选择。
-/gjeiah/-
http://www.jingenshiye.com